美國政府8月7日重啟對伊朗金融、金屬、礦產、汽車等一系列非能源領域制裁,而對伊朗石油業等領域的制裁將于11月初重啟。肆意揮舞制裁大棒,將帶來多重令人擔憂的后果,招致國際社會廣泛質疑和批評。
縱觀美國政府表態,美對伊的“極限施壓”,是想迫使伊朗和伊核協議其他各方同意“另起爐灶”,進而借此遏制伊朗的地區影響力。這將給各方艱難達成的伊核協議蒙上巨大陰影,多年的集體努力也可能因美國的單邊主義行為而付諸東流。
“美國將不會為自己的行為找到太多政治支持,重啟單邊制裁所付出的外交代價將可能遠高于得益”“特朗普政府將不會從別國政府那里看到合作精神,這些國家因為美國退出伊核協議已經和美國離心離德”……對美國的蠻橫舉動,國際輿論的質疑聲不絕于耳。
重啟制裁對地區安全和穩定帶來巨大威脅。伊朗會否因此退出伊核協議、中東軍備競賽會否加劇,都有了新的不確定性。同時,美國政府被曝出正在聯絡地區多國建立統一的反伊朗安全聯盟,更增添了地區對抗和沖突的可能。
通過制裁迫使伊朗就范,不會那么容易實現。美國國務院前中東事務高級官員韋恩·懷特認為,雖然美國的制裁會損害伊朗經濟,但可能并不會迫使伊朗同意就修改伊核協議與美國重啟談判。相反,美國在伊核協議上的食言和制裁行為會強化伊朗民眾的反美情緒,堅定伊朗內部各派別對政府強硬外交的支持,進而放大美伊對抗的可能性。
美國智庫蘭德公司中東問題專家達莉婭·卡耶認為:“伊朗現在沒有什么理由可以相信特朗普政府的誠意,畢竟是美國首先退出了受到國際社會普遍支持且伊朗一直遵守的伊核協議?!本瓦B美國總統特朗普提出會見伊朗領導人的“提議”,也因其反復無常的外交風格而無法取信于人。
歐盟外交和安全政策高級代表莫蓋里尼6日與英法德三國外長發表聯合聲明,對美國即將重啟對伊朗制裁“深表遺憾”。同日,歐盟委員會宣布,歐盟最新反制裁條例定于7日生效,以保護在伊朗合法經營的歐洲企業,再次凸顯了美歐在伊核問題上的分歧。
任性的制裁大棒正在加劇對抗,對地區安全造成威脅,破壞國際間通過協商解決爭端的共識,將讓美國政府日益衰減的國際聲譽繼續受損,最終也不會給美國及其地區盟友帶來真正的利益。
(據新華社電)
Copyright @ 2008-2015 www.diplom57.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江蘇熱點網 版權所有